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

堯壩古鎮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、國家歷史文化名鎮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、全國特色景觀旅游示范名鎮、省級文化先進鄉鎮,位于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堯壩鎮,地處川渝黔結合部,距合江37公里、瀘州22公里。 [1]古鎮依山傍水,高低錯落?,F存建筑保存極為完整,古鎮大多是典型的川南民居四合院的風格,絕大多數為清代、民國時期建筑。古民居群位于古街道兩旁,全長1000多米,有小青瓦房2000余間,形成有節奏、有韻律的民居群落。
堯壩古鎮地址: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堯壩鎮
堯壩古鎮電話:0830-5633001
堯壩古鎮是幾A級風景區:國家4A級旅游景區
堯壩古鎮開園時間:全天開放(僅為參考,準確時間以景區為準)
堯壩古鎮門票價格::免費(參考價格,具體價格以景區為準)
堯壩古鎮較佳游玩季節:10月-次年5月
堯壩古鎮*ming景點:王朝聞故居、凌子風影視陳列館、東岳廟、油紙傘鋪、大鴻米店、曉云軒、周公館
堯壩古鎮景區介紹:
堯壩古鎮歷史悠久,始于北宋,興于明清,是古江陽到夜郎國的必經之道,有“川黔走廊”、“茶鹽古道”之稱;古鎮匯集了川、黔兩省濃厚歷史文化和古風民俗,形成*具特色的中國西部川黔古鎮文化,是享譽川黔的文化名鎮、影視基地、佛教圣地。 [3]清華大學古建筑專家陳志華譽之為“川南古民居的活化石”,*ming學者于丹稱其為“活著的古鎮”。古鎮內有王朝聞故居、凌子風影視陳列館、東岳廟、油紙傘鋪、大鴻米店、曉云軒、周公館等景點。
堯壩古鎮歷史悠久,是合江更早的六大古寨和八大古鎮之一。古鎮在北宋黃佑年間便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驛站,是古江陽到夜郎國的必經之道,有“川黔走廊”之稱。
漢武帝元鼎二年(前115年),設置符縣,治安樂水會(今合江鎮南關上),堯壩為符縣屬地。
東晉穆帝永和三年(公元347年),改符縣為安樂縣,堯壩屬安樂縣。
南朝梁武帝(502—549年),撤安樂縣置安樂戍,堯壩屬安樂戍。
北周保定四年(564年),撤安樂戍置合江縣,堯壩屬合江縣。
北宋皇祐年間(1049—1053年),合江置二鄉六寨,堯壩為寨*。
北宋元豐(1078—1085)年間,合江設置二鄉六寨,堯壩寨為
軍事要寨,居六大古寨之*。
南宋嘉定(1208—1224)年間,合江劃分一鄉七里二十都、六寨十九集市,堯壩居白馬里第13都,稱為“遙壩集市”;至清雍正七年,編為合江西鄉堯壩支。
清雍正七年(1729年),堯壩為合江西鄉堯壩支。
光緒三十二年(1906年),堯壩屬合江西四區,區治駐堯壩場。
民國元年(1912年),堯壩屬合江縣西四區堯壩鄉。
新中國成立后,改為堯壩鎮,是合江縣八大鎮之一。
2007年6月,國家建設部、國家文物局授予堯壩鎮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。
2010年2月,堯壩古鎮被評為“四川省級歷史文化名街”。
2013年5月,國務院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合江縣堯壩古鎮古建筑群榜上有名。
2014年6月,合江縣委、縣政府決定將堯壩古鎮創建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,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總指揮長的堯壩古鎮創A工作指揮部,將指揮部辦公室設在縣旅游景區管理委員會,建立了工作定期分析、督查、考核等機制。
地形地貌
堯壩古鎮屬淺丘地貌,四面環山,中間為平壩,更高點鼓樓山頂海拔720米,更低點堯壩場海拔310米。
氣候類型
堯壩古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,其特點是四季分明,雨熱同季,光照充足,無霜期長。春季濕潤,夏季高溫雨量集中,秋季溫和涼爽,冬季低溫少雪。多年平均氣溫18.2℃,1月平均氣溫10℃,極端更低氣溫-2℃(1991年12月10日);7月平均氣溫30.1℃,極端更高氣溫43.3℃(2011年8月16日)。平均氣溫年差3~4℃。常年均為生長期,無霜期年平均344天,更長357天,更短330天。年平均日照時數1348.9小時。0℃以上持續期345天(一般為2月28日~12月10日)。年平均降水量956毫米,極端年更大降水量1180.04毫米(2006年),極端年更少降水量723.5毫米(2011年)。
建議游覽路線:大門 → 王朝聞故居 → 興順號 → 凌子風故居(凌子風影視陳列館) → 東岳廟(慈云寺) → 李躍龍公館(大鴻米店) → 聚寶藝術城 → 堯興客棧 → 周其賓公館 → 北門
購物推薦:
特色美食:豆花、黃粑、黑野山豬肉、紅湯羊肉湯鍋、牛肉火鍋。
當地特產:油紙傘
怎么去:
乘車路線:在瀘州市回龍灣沱江客運站乘坐直達堯壩古鎮的小客車。早上7:10開始,每半小時至四十分鐘左右就會有一班車發出。票價15.50元/人。
自駕路線:從瀘州出發沿G321行駛,經S308轉入XE04,經興堯路后即可到達。